“以为孕吐是正常反应,送医几分钟就没了”!微博曝孕妇悲剧,提醒:孕吐不是小事,严重时会致命

“一直以为孕吐就是熬熬就过的小事,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近日,微博上一则网友分享的案例让无数人揪心:一位孕妇因持续孕吐未及时就医,等到被紧急送往医院时,仅几分钟就不幸离世。尽管该案例真实性尚未完全确认,但 “孕吐致命” 的说法还是打破了大众认知 —— 在很多人眼里,孕早期恶心、呕吐是 “正常反应”,忍忍就能过去,可科普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账号)明确指出,严重的孕吐不仅会影响胎儿发育,还可能夺走孕妇生命,这类悲剧本可避免。

别再把 “剧吐” 当 “正常反应”!3 类孕吐要分清

“孕早期吐得天昏地暗,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这是很多孕妇的疑问。数据显示,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的平均患病率约 70%,最高可达 91%,但并非所有孕吐都 “无害”。科普中国将其分为三类,危险程度天差地别:

第一类:妊娠恶心,占比约 57.3%,仅表现为恶心、干呕,无呕吐症状,能正常饮食,对孕妇和胎儿基本无影响;

第二类:妊娠呕吐,占比约 26.6%,恶心与呕吐同时出现,但呕吐频率较低,通过调整饮食可缓解,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第三类:妊娠剧吐,发生率约 1.1%,却是最危险的一类 —— 孕妇会出现持续剧烈呕吐,无法正常进食,伴随体重减轻、尿中出现酮体等症状。若不干预,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流产,甚至引发孕妇死亡。

此前有历史记录显示,18 世纪前,人们因忽视妊娠剧吐,每百万孕妇中就有 159 人因此丧命;直到 1941 年,医学界掌握水电解质平衡调节方法后,死亡率才降至每百万孕妇 3 人。

孕吐为啥会致命?这些 “隐形杀手” 要警惕

很多人疑惑,“吐几下” 怎么会危及生命?科普中国解释,妊娠剧吐的致命风险主要来自三大并发症:

首先是水电解质紊乱。持续呕吐会让孕妇丢失大量水分和钾、钠等电解质,而无法进食又导致无法补充。脱水会使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进而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低钾血症则会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直接引发心脏骤停,这是妊娠剧吐最常见的致命原因。

其次是维生素缺乏并发症。长期无法正常饮食,孕妇易缺乏维生素 B1,可能引发 Wernicke 脑病,导致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甚至死亡;缺乏维生素 K 则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脑出血、内脏出血风险。

此外还有多种严重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呕吐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横纹肌溶解(严重脱水引发肌肉损伤)、肝肾功能异常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孕妇的 “最后一根稻草”。

无法杜绝但可应对!现代医学这样帮孕妇渡难关

虽然妊娠剧吐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 hCG 水平升高、遗传因素、基础疾病等有关),难以从根源杜绝,但现代医学已有成熟的应对方案,关键在于 “早发现、早干预”:

第一步:生活干预缓解轻微不适。若仅为恶心或轻度呕吐,可通过 “少食多餐” 减轻胃肠负担,避免一次性吃太多;远离高温、噪音、刺鼻气味等刺激因素;餐后不要立刻平躺,减少呕吐诱因。每个人耐受度不同,可根据自身反应调整生活习惯。

第二步:药物治疗控制症状。若生活干预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维生素 B6、多西拉敏是常用的安全初始方案;若效果不佳,还可使用苯海拉明、昂丹司琼等药物,这些药物在推荐剂量下对胎儿安全,能有效缓解呕吐。

第三步:静脉输液挽救重症孕妇。对于无法进食、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妊娠剧吐孕妇,静脉输液是 “救命手段”—— 通过输液补充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和能量,同时配合止吐药物,既能帮孕妇度过最危险的阶段,也能让胃肠道得到休息。通常孕早期过后,随着 hCG 水平下降,孕吐症状会自行缓解。

新闻总结

孕吐并非都 “无关紧要”,约 1.1% 的孕妇会发展为妊娠剧吐,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因水电解质紊乱、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致命。但现代医学已具备成熟应对方案:轻微不适可通过生活干预缓解,症状加重需及时用药,重症时静脉输液能有效挽救生命。孕妇及家属需警惕 “持续剧烈呕吐、无法进食、体重下降” 等危险信号,切勿因 “怕影响胎儿” 或 “觉得忍忍就过” 而延误治疗,科学干预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