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粉色外套,一顶格纹帽子,让一场持续数年的舆论迷局撕开了裂口。在汪小菲与张兰的多场公开活动中,这位 “出镜率爆表” 的 “核心粉丝” 曾被视为母子俩人气的证明 —— 她追着要签名、夸马小梅漂亮、与张兰亲密合影,戏码十足。可随着网友深扒,真相令人咋舌:她并非狂热粉丝,而是麻六记的在职员工。更惊悚的爆料接踵而至:麻六记员工曾被要求每日发布 2000 条辱骂大 S 的言论,不执行就面临辞退。如今大 S 已逝,这些浮出水面的细节,终于将汪小菲团队疑似靠水军操控舆论、颠倒黑白的真相,推向了公众视野。

舆论怪象:出轨者隐身,再婚者成靶
回溯汪小菲与大 S 的纠纷,舆论场的走向始终透着诡异。汪小菲婚内出轨的事实早有实锤,可在舆论场中却鲜少被提及;反观大 S,离婚后闪婚具俊晔,竟被无凭无据扣上 “婚内出轨” 的帽子,从 “偶像剧女神” 沦为全网唾骂的对象。彼时,支持汪小菲、抨击大 S 的言论在社交平台刷屏,哪怕偶有理性声音质疑,也会被瞬间淹没。
这种一边倒的舆论态势,曾让不少人困惑:为何既定事实会被如此轻易地搁置?直到大 S 离世后,网友开始重新梳理过往细节,才发现这场舆论战的背后,藏着精心设计的操控痕迹。那位 “粉衣女子” 的身份曝光,成为了撬动真相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实锤 1:“专业粉丝” 演戏,营造人气假象
这位 “粉衣女子” 的 “精准出镜” 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在汪小菲的新书签售会上,她手持书籍挤到前排,满脸崇拜地请求签名;在马小梅的线下活动中,她带着鲜花现身,直言 “比直播间里更漂亮”;更早之前,她还出现在张兰的身边,穿着同款行头合影留念。若不是有网友拍到她穿着麻六记的围裙参与直播工作,恐怕至今仍有人相信她是 “死忠粉”。
“这根本不是偶遇,而是刻意安排的托。” 有公关行业人士分析,这种 “专业粉丝” 的作用,是通过高频次露脸制造 “路人缘极好” 的假象,进而影响公众认知,“在粉丝经济时代,‘受欢迎’的形象能直接转化为好感度,甚至掩盖负面新闻。” 而这位女子的 “敬业演出”,显然达到了预期效果 —— 在她多次出镜的视频下,不少网友曾留言 “汪总人气好高”“兰姐真受欢迎”。
实锤 2:员工变水军,日骂 2000 条逼走员工
如果说 “专业粉丝” 是舆论操控的 “表面功夫”,那员工被迫当水军,则是藏在水下的 “脏活”。有知情人士爆料,在汪小菲与大 S 刚爆发矛盾的关键时期,麻六记内部下达了一条荒唐指令:所有员工必须每日在社交平台发布辱骂大 S 的言论,内容包括人身攻击、编造谣言等,且有明确的数量要求 —— 每人每天不少于 2000 条。
“不发就辞退,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一位北京 IP 的网友匿名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表示自己当时就在相关团队,“每天睁开眼就开始复制粘贴骂人的话,手指都磨疼了,心里特别不舒服,但为了工作只能忍。” 这种批量产出的负面言论,如同潮水般涌向网络,成功将大 S 塑造成 “恶人” 形象,也让汪小菲的出轨丑闻被彻底稀释。
实锤 3:千万营销费,疑藏水军开支
麻六记前员工孟贺此前的爆料,更让这场舆论操控的资金链条浮出水面。他曾公开表示,麻六记一年的营销费用高达千万元,这笔钱远超普通餐饮品牌的营销投入。“餐饮品牌的营销重点通常在产品、门店上,花这么多钱在营销上本身就很奇怪。” 有业内人士质疑,结合水军操控的爆料,这笔巨额费用很可能包含了雇佣水军、制造舆论的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战最激烈的时期,麻六记的知名度确实一路飙升,多家门店排起长队,甚至出现 “靠骂大 S 救了麻六记” 的说法。如今看来,这种 “爆红” 的背后,或许藏着踩着他人声誉的阴暗算计。
新闻总结
大 S 离世后,汪小菲团队疑似操控舆论的细节被逐一曝光:麻六记员工伪装 “专业粉丝” 营造人气假象,内部强制要求员工每日发布 2000 条辱骂大 S 的言论,千万元营销费疑为水军开支。这些线索终于解开了当年的舆论迷局 —— 为何汪小菲的出轨事实被搁置,而大 S 却沦为众矢之的。尽管汪小菲方面尚未回应,但诸多细节已形成完整证据链,直指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舆论操控。此事不仅让公众重新审视 “汪徐之争” 的真相,更引发了对娱乐圈水军乱象、舆论公平的深度反思:当金钱可以买断话语权,真相与正义该何处安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