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元冰淇淋卖爆、地域水饺上新!通用磨坊放大招:哈根达斯触达 5 亿外卖用户,湾仔码头抢滩早餐桌

“现在点外卖 30 分钟就能吃到哈根达斯,比去门店还方便!” 在北京朝阳区工作的 95 后白领陈曦,刚下单了一支比利时巧克力口味的手持冰淇淋。9 月 28 日,通用磨坊中国正式释放信号:旗下两大王牌哈根达斯与湾仔码头将双线发力,前者加速布局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等全域渠道,后者加码地域化与健康新品,一场围绕 “高端享受” 与 “日常刚需” 的市场攻坚战已然打响。在外资品牌加速本土化的当下,这两个国民熟知的品牌正试图用 “渠道无死角” 与 “产品接地气” 重新定义市场存在感。

一、哈根达斯:跳出门店,5 亿外卖用户成新战场

曾以高端门店形象深入人心的哈根达斯,如今正全力拥抱 “随时随地可及” 的消费需求。通用磨坊中国透露,品牌将以手持冰淇淋为核心突破口,全面渗透关键零售、餐饮服务、O2O 即时零售及社交电商等全渠道。这一决策精准踩中了市场脉搏 —— 数据显示,今年 8 月国内外卖日订单量已接近 3 亿,月活用户突破 5 亿,即时零售正成为触达消费者的核心通路。

“我们要让线下门店通过即时零售获得更多曝光。” 通用磨坊相关负责人表示,哈根达斯不仅要入驻平台,更要强化线下履约能力,确保消费者下单后快速收到冰爽口感。针对 B 端渠道,品牌则锁定行业标杆客户提供定制方案,比如为高端酒店打造专属甜品套餐,稳固优质合作资源。产品端,哈根达斯持续强化 “原料优势”,在售手持冰淇淋主打 “100% 比利时进口巧克力”“100% 澳洲进口扁桃仁”,精准匹配消费者对 “高品质性价比” 的追求,毕竟单价 30 元左右的优质冰淇淋已成为市场新宠。

节庆营销与反季运营同样亮点十足。今年中秋,哈根达斯联合敦煌画院推出联名冰淇淋礼盒,用差异化产品抢占节日市场;针对冬季消费场景,品牌发现 “享受型需求” 旺盛,计划首次在寒冬推出专项促销,打破 “冰淇淋只属于夏天” 的认知局限。

二、湾仔码头:餐桌下沉,从速冻柜到地域风味菜单

如果说哈根达斯的关键词是 “渠道破圈”,湾仔码头的核心策略则是 “产品精准击中需求”。这个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速冻品牌,近期密集推出三大类新品:针对早餐场景的 “鲜牛乳馒头”,主打 “100% 鲜牛奶和面,不加一滴水”;适配地域口味的京葱猪肉水饺、潮汕沙茶拌馄饨;以及符合健康需求的轻汤圆、蔬菜水饺,全面丰富产品矩阵。

渠道上,湾仔码头在巩固商超传统优势的同时,加速布局电商与新零售终端。这一调整直指消费习惯变迁 —— 越来越多家庭选择线上采购速冻食品,而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渠道能让产品更快触达下沉市场。“以前买湾仔码头只在超市,现在小区团购群里就能下单,第二天就送到家。” 上海家庭主妇刘女士的体验,正是品牌渠道升级的生动注脚。从单一速冻水饺到覆盖早中晚三餐的多元化产品,从线下货架到线上社群,湾仔码头正努力成为 “家庭餐桌常备选项”。

三、背后逻辑:外资品牌的 “本土化生存法则”

哈根达斯与湾仔码头的战略调整,本质上是外资品牌适应中国市场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消费分层明显:高端市场仍认可品质价值,哈根达斯的原料升级与场景拓展能巩固优势;大众市场追求 “便捷 + 适配”,湾仔码头的地域化与渠道下沉可抢占份额。另一方面,渠道变革倒逼品牌进化,当即时零售、社区电商成为标配,仅靠传统门店或商超已无法满足需求,“全域触达” 成为破局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磨坊明确拒绝 “价格战”。“没有品牌能靠降价提升价值。” 总裁苏强的表态传递出核心思路:哈根达斯与湾仔码头将通过精准促销而非盲目降价吸引消费者,比如在出游旺季推出即时零售专属优惠,在早餐时段强化湾仔码头新品推广。这种 “价值战” 策略,既维护了品牌定位,也契合了当前消费者 “为品质买单” 的理念。

新闻总结

通用磨坊中国的双品牌战略升级,勾勒出外资品牌本土化的新路径:哈根达斯以 “全渠道渗透 + 品质坚守” 打破场景限制,从高端门店走向 5 亿外卖用户的日常生活;湾仔码头靠 “地域化创新 + 渠道下沉” 深耕餐桌需求,从速冻单品扩展为全场景膳食方案。两者均避开低价竞争,转而通过产品适配与渠道革新挖掘增长空间。这场战略调整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渠道履约效率的提升与本土化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外资品牌放下 “高冷” 身段,主动贴近中国消费者的衣食住行,中国市场必将给予其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若你想了解哈根达斯冬季促销的具体规划,或湾仔码头新品的地域销售数据,我可以进一步展开分析。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