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占据了大众的视野。曾经,电视明星是人们追捧的焦点,如今,各式各样的网红霸占了屏幕。他们中不乏有真才实学之人,凭借唱跳才艺或知识分享赢得粉丝喜爱,但也有不少网红靠打擦边球、哗众取宠来博眼球,以获取流量和利益。然而,这些靠不正当手段走红的网红,往往火得快,凉得也快,背后隐藏着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操作。

卖假货是不少网红翻车的重灾区。号称“翻车王”的某杨姓大V,靠故意演戏、吐槽产品制造效果来卖货,看似搞笑,实则选品黑洞巨大。他推荐的所谓“和田玉”,实则是染了色的石英岩,成本不足两百却标价19800元;“原切肥牛卷”检测为合成肉;2024年卖的香港美诚月饼防腐剂超标五倍,被市场监管总局揪出后,账号秒封。即便去年交了近七千万罚款后复播,弹幕全是“退钱”,评论区也差评如潮,信誉破产难以重建。
“豪爽派”的东北雨姐凭借直率人设圈粉2300多万,却把木薯粉条充当红薯粉条卖,成本低售价高。打假人上门理论时,团队人员不仅不认错还动手,最终账号封禁、罚款165万,厂家也被罚几百万。她封号后做公益活动试图洗白,却被网友看穿,口碑崩塌难以挽回。
自创品牌“棉密码”的辛姓主播更过分,其卖的卫生巾含硫脲这一三类致癌物,超三十位消费者集体送检发现问题。他一边在直播间称绝对安全,一边删差评、威胁爆料人,品牌方报告还涉嫌掩耳盗铃。他本人跑到香港,媒体曝出他在香港酒店看肺部CT,卖假货且涉及健康安全问题,触犯公众底线。
除了卖假货,有些网红纯粹是“蠢坏结合体”。打游戏出身的陈某某在直播中口无遮拦,戏谑历史,被网友举报后不但不道歉还回怼,最终平台永久封号,签约公司被罚款两百万。女网红莉哥在直播时把国歌改编成“喵喵喵”版本,公然亵渎国家象征,被行政拘留五天,账号封禁,名字挂在劣迹艺人名单上。游戏圈的一条小团团,因平台老板开设赌场被抓而受牵连,账号封禁、全面退网,此前录制的导航语音包也紧急下架。
还有一批网红靠“扮丑”走红,最终因低俗无下限被封禁。“猫一杯”自编自导在巴黎厕所捡到中国小学生作业的戏码,被扒出是骗局,账号被封。“秀才”以情感骗术专骗老年粉丝养老钱,涉案金额超千万,账号封禁后粉丝才醒悟。“郭老师”以怪话和恶俗内容走红,直播间行为不堪,多次被平台警告不改,2021年被全网封禁,试图靠剩余流量变现也无人买单。
这些网红的翻车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流量至上的时代,网红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丧失道德和法律底线。无论是卖假货还是踩红线、低俗卖丑,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和公众的唾弃。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流量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和法律的红线,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