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母女租房风波:退租后被指 “带男的过夜”,监控偷拍发群里

“就因为微信头像是网图,她就说我女儿带纹身男回家?还偷拍监控发群里,这不是污蔑人吗!” 顾女士拿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气得手都在抖。她为刚毕业的女儿在杭州拱墅区春月杭宁府租了套 99㎡的房子,月租金 5800 元,可短短三个月,却因房东刘女士的一系列言行 —— 从频繁上门检查,到质疑微信头像,再到污蔑 “带闲杂男人过夜”,母女俩不仅住得糟心,退租后押金被扣,还成了房东口中的 “骗租者”。

这场租房纠纷,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如今,顾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 “避雷帖”,房东则坚持 “自己的房子有权管理”,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焦点直指 “男性出入” 的忌讳与 “污蔑言行” 的对错。

矛盾升级:从 “上门检查” 到 “头像质疑”,信任一步步崩塌

顾女士回忆,今年 6 月租房时,房东刘女士就多次暗示 “不希望有男性进入房屋”。“她说‘孩子爸爸来看她可以,但看完就得走,别待在房子里’,我想着我们人际关系简单,就没太在意。” 可入住不到一个月,房东就以 “热水器吵到邻居” 为由,提出要上门检查,顾女士通过物业确认 “无人投诉” 后,拒绝了未提前预约的上门要求,双方第一次产生分歧。

8 月 8 日,矛盾彻底爆发。刘女士未提前沟通,带着家人上门敲门,顾女士在电话中表示 “家人都在上班,需提前预约”,却被刘女士质疑 “小题大做”。“她在群里说‘房子我进得去吗?我来看下自己买的家具’,可入住时我已经把所有家具拍了视频给她,她还是反复要检查。” 顾女士说,这种 “不信任” 让她很不舒服,而更让她气愤的是后续的 “头像风波”—— 刘女士看到顾女士女儿微信头像是带纹身的男性网图,竟找中介质问 “纹身男是不是她男朋友?怎么能进房间?”

“那就是张网上找的图片,跟男朋友毫无关系!” 顾女士说,房东的无端猜测让女儿很委屈,可刘女士并未停止质疑。9 月 10 日母女俩退租时,刘女士不仅多次要求 “用酒精擦拭墙壁、门把手、马桶”,还报警调取小区监控,随后将监控截图偷拍发到群里,直言 “顾女士女儿带闲杂男人进家过夜”“骗租”,甚至称 “高清摄像头拍到了闲杂男人”。

“搬家时是家里亲戚来帮忙,开的也是我们自己的车,怎么就成了‘闲杂男人过夜’?” 顾女士说,房东的这些话没有任何证据,完全是污蔑,“她还跟邻居说我们是‘情侣在住’,跟物业说‘有男的接电话移车’,把小事越传越离谱。”

房东的 “忌讳”:不租给 “有男有女”,称 “房子将来要自己住”

面对记者的采访,房东刘女士给出了自己的说法:“我这房子本来是空的,没配家具,中介说租客是两母女,没有其他人住,我才同意租的,还配齐了家具,月租 5800 元,比市场价低了 1000 元左右。” 她强调,自己从一开始就明确 “不希望有男性长期居住”,因为 “房子将来要自己住,想保持干净,之前的租客都是单身,甚至只是办公不住人”。

刘女士解释,自己的 “忌讳” 源于对房屋的爱惜:“我不是不让亲戚朋友来帮忙,而是怕有男的长期住进来,违反‘居住人数 2 人’的合同约定。邻居跟我说‘看到一对情侣住’,物业也说‘有男的移车’,我才怀疑她们骗租,报警调监控是为了确认情况。” 对于 “偷拍监控发群” 的行为,刘女士未直接回应,只表示 “自己有权检查房子的使用情况”。

不过,顾女士反驳了 “租金低于市场价” 的说法:“我问过同户型的隔壁租客,月租也是 5800 元,不存在降价;而且合同里只写了‘居住人数 2 人’,没禁止男性访客,房东的‘忌讳’不能成为污蔑我们的理由。” 她还提供了入住前房屋的照片,称 “当时房子特别脏,马桶污渍严重,我们自己打扫了很久,退租时也拍了几十段视频证明整洁,可房东还是挑毛病扣押金”。

维权之路:母女发避雷帖,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如今,押金被房东扣下,污蔑言论又让女儿心情受影响,顾女士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她没有任何证据就说我们‘带闲杂男人过夜’,还到处传播,已经侵犯了我们的名誉权。” 顾女士说,发布 “避雷帖” 也是希望其他租客能了解情况,避免遇到类似问题。

记者咨询律师了解到,房东若在无证据的情况下公开污蔑租客 “带外人过夜”“骗租”,可能构成名誉侵权,租客可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关于押金扣除,若租客已按合同约定恢复房屋原状,房东无正当理由扣押金,租客可通过诉讼或向住建部门投诉追回。

目前,双方仍未就此事达成和解。这场租房纠纷,不仅暴露了 “房东不合理忌讳” 与 “租客隐私权保护” 的矛盾,也提醒租客在租房时需明确合同条款,保留相关证据,遇到纠纷及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避免陷入 “维权难” 的困境。

新闻总结

杭州顾女士母女租房三个月,因房东刘女士 “忌讳男性出入”,从频繁上门检查、质疑微信头像,到退租后污蔑 “带闲杂男人过夜”、偷拍监控发群,双方矛盾不断升级。顾女士认为房东无证据污蔑侵犯名誉权,房东则称 “为了保护自己的房子,有权利管理”。

事件核心在于房东 “禁止男性访客” 的不合理要求与无证据污蔑行为,租客虽保留了房屋视频等证据,但押金被扣除,名誉受影响。律师建议,租客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提醒租房时需明确合同条款,保留证据,避免纠纷。这场风波也反映出租房市场中,房东与租客之间需更注重沟通与尊重,以合同为依据,而非个人忌讳或无端猜测。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