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AI硬件还不被看好,如今却成为国内AI创业最火热的赛道之一。2025年上半年,国内AI硬件相关投融资事件高达114起,总金额超过145亿元,众多明星融资项目背后不乏“大厂离职高管”的身影。在这个新兴领域,一批“小而美”的AI硬件产品正悄然崛起,它们以独特的设计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成功跑通从0到1的市场验证,甚至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闷声发大财。

【爆款频出:各赛道亮点纷呈】
AI录音领域:Plaud击中刚需
Plaud系列AI录音产品堪称新兴AI硬件品类中的爆款,海外出货量超100万台。它精准击中了iPhone用户通话录音的需求痛点,针对白领、律师、医生等职场人士,通过“硬件 + 订阅”模式解决问题。初代产品Plaud Note以超薄卡片形态磁吸在手机背后,搭载AI模型,硬件负责录音,订阅服务实现智能转写与会议总结。其年化收入逼近2.5亿美元,约半数来自年度AI订阅服务。近期进入国内市场,旗下三款产品已在主流电商平台开启预售,还引来了出门问问、钉钉等玩家入局。
AI玩具领域:BubblePal与芙崽各有千秋
2025年被视为国内AI玩具的“爆发元年”。跃然创新推出的BubblePal一年卖出20万台,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以常规售价389元计算,单品销售额达1亿元。它通过可拆卸外置“泡泡”挂件,让用户自由搭配玩偶,面向早教阶段儿童,还获得知名IP授权并开发自研IP,将低频硬件消费转化为可持续的IP内容消费。珞博智能旗下的芙崽则瞄准年轻女性用户,结合“五行”概念和“碰一碰”加好友等功能,满足目标人群对玄学和社交的情感需求,在“618”京东潮玩品类排行榜上销量仅次于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旗下单品。
AI耳机领域:讯飞AI会议耳机领先
在竞争激烈的AI耳机赛道,科大讯飞孵化的“未来智能”跑通了“AI会议耳机”垂直品类。截至今年5月,讯飞AI会议耳机累计出货超80万台,公司营收连续三年翻倍增长。它最初凭借精准切入办公会议场景实现市场验证,新一代产品支持多种语言和方言实时翻译,音质、降噪、续航等能力也不断提升,但脱离手机后“智能”会大打折扣,硬件体验层面的问题也会影响消费者决策。
AI眼镜领域:Ray – Ban Meta领先但有短板
智能眼镜是AI落地的热门场景之一,销量最为突出的Ray – Ban Meta自2023年发布以来全球销售超100万台,集摄像、音频和AI功能于一体,支持多轮对话和物体识别等功能。不过,整个行业普遍存在佩戴不舒适、AI能力有限、连接不稳定等基础问题,Ray – Ban Meta的系列新品也曾在发布会上“翻车”,但它凭借品牌光环和与Instagram内容生态的深度绑定曾走红。
AI戒指领域:RingConn主打健康监测
AI戒指赛道热度渐起,RingConn是头部产品。其第二代产品定位“指尖上的健康管家”,监测多种健康指标,支持运动记录,续航10 – 12天,重量约2克,穿戴体验更“无感”。通过搭载DeepSeek R1大模型,提供“AI健康管家”服务,形成个人健康档案,还提供多种AI交互风格。2025年6月以57%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智能戒指市场第一,今年618期间拿下天猫智能指环类目销量、销售额双冠。
【新闻总结】
“小而美”的AI硬件产品在各个细分赛道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以解决高频刚需场景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如Plaud的“轻硬件 + 重服务”、BubblePal的IP运营等,成功获得市场认可并实现盈利。这些产品的崛起不仅证明了AI硬件并非“伪需求”,还凸显了中国团队在AI硬件领域凭借供应链和制造业优势具备先发优势。在市场探索阶段,AI硬件产品不仅是销量的竞争,更是AI时代的入口之争,未来有望重塑我们与AI的互动方式和内容消费体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