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轻松:高管出走、股东减持,“顶流”代言也难救的困境

在竞争激烈的按摩器市场中,倍轻松曾是那颗闪耀的“顶流”之星,邀请当红小生肖战代言,试图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大放异彩。然而,如今它却陷入了高管出走、股东减持的泥沼,业绩下滑、内控问题频出,“轻松”二字早已名不副实。

9月19日晚间,倍轻松发布公告,副总经理、COO郑小亚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这已是今年倍轻松第二次发生高管变动,2月27日,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储清华也因个人原因离职。与此同时,股东减持的消息也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9月13日,倍轻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汪荞青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约85.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而今年3月25日,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也因“员工个人资金需求”进行过减持。

倍轻松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可谓惨不忍睹。营收3.85亿,同比减少36.22%;归母净利润亏损3611.4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亏损3701.19万元,同样由盈转亏。尽管公司所处的按摩器市场前景乐观,国内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392亿元,全球市场到2032年预计达到248.3亿美元,但倍轻松却未能分得红利。自上市以来,其业绩表现就不尽如人意,2022年营收同比减少24.69%,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24亿元。

在业务拓展方面,倍轻松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2024年推出“轻松一刻”门店,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建成6家,全球范围内线下渠道布局125家直营门店、77家全球加盟店以及超500个销售网点。公司计划下半年加速门店拓展,但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线上渠道承压,包括抖音、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下滑,外部及产品销售压力、宏观经济状况、消费观念转变等也对其产生了影响。同时,公司调整线上投入,减少无效渠道投放,导致线上获客能力和流量下滑,影响了收入端。此外,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等都有所减少,核心技术骨干储清华的离职也对公司的研发和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更让倍轻松在资本市场形象受损的是创始人马学军的资金占用问题。2024年年报显示,马学军通过关联公司和员工借款等方式形成资金占用,虽然后续资金陆续归还,但期末仍形成其他应收款余额和应付款余额。今年7月,倍轻松制定了防范资金占用的专项制度,但这一事件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去年12月、今年4月以及7月,倍轻松三次接到《问询函》。

面对业绩不佳和内控问题,倍轻松老板有过增持行为,公司也通过回购股份来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然而,按摩器市场需求缺少刚性,产品缺乏差异性优势,倍轻松的研发投入占比虽有上升,但比例仍然较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倍轻松若不能积极寻求消费者新偏好,提升产品的差异性和竞争力,改善内控管理,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曾经的“顶流”倍轻松,能否走出困境,重拾“轻松”,仍是未知数。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