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吃了两只螃蟹,我以为顶多过敏起几个包,没想到差点要了我的命!”32岁的李女士(化名)回想起上周末的”品蟹宴”,仍心有余悸。原本只是和朋友享受秋日蟹宴,谁知两只螃蟹下肚后,她突然全身起红疹、呼吸困难,甚至上吐下泻三次,最后被紧急送进急诊抢救。医生诊断,她是典型的螃蟹过敏引发的急性荨麻疹,若再晚一步,可能因呼吸道痉挛窒息!

眼下正是福建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不少市民大快朵颐,但医生紧急提醒:这类人千万别碰螃蟹,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秋蟹虽肥,却暗藏致命风险”
“秋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尤其是福建沿海地区,大闸蟹、青蟹、梭子蟹等大量上市,成为不少人的餐桌美味。然而,螃蟹属于高致敏食物,其蟹肉富含异体蛋白,对过敏体质者来说,可能是”致命毒药”。
李女士平时并无明显食物过敏史,但这次却因两只螃蟹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据接诊的浙大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医生介绍,螃蟹过敏的症状可能在几分钟到2小时内突然爆发,轻则皮肤瘙痒、起红疹,重则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死亡。
这些症状出现,赶紧就医!
医生提醒,螃蟹过敏可能引发以下危险信号,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就医:
- 皮肤症状(最常见):
- 突发大片红色风团(类似蚊子包,但更大、更不规则),伴随剧烈瘙痒。
- 部分人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如嘴唇、眼睑或喉咙肿胀,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
- 消化道症状:
-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如李女士,短时间内上吐下泻三次)。
- 全身性危险反应:
- 头晕、心慌、胸闷,甚至血压骤降、意识模糊,若不及时抢救,可能致命。
”最可怕的是喉头水肿,患者可能突然呼吸困难,几分钟内窒息。”医生强调,如果发现有人过敏后呼吸变急促、声音嘶哑或无法说话,必须立即送医!
这些人群,千万别碰螃蟹!
医生提醒,以下人群务必避免食用螃蟹,否则风险极高:
✅ 过敏体质者(尤其是曾对海鲜、虾、贝类过敏的人)
✅ 哮喘患者(过敏可能诱发严重哮喘发作)
✅ 孕妇及儿童(免疫系统较敏感,风险更高)
✅ 痛风患者(螃蟹嘌呤高,易诱发痛风发作)
✅ 消化系统较弱者(易腹泻、腹痛)
”即使以前吃螃蟹没事,也不代表永远安全!”医生解释,过敏反应可能随年龄、免疫力变化而突然出现,切勿抱侥幸心理。
万一过敏,千万别这样做!
许多人在过敏后习惯自行处理,但这些做法可能加重病情:
❌ 盲目吃抗过敏药(如李女士自行服药无效,反而延误治疗)
❌ 用热水烫洗瘙痒处(反而刺激皮肤,加重红肿)
❌ 涂抹激素类药膏(对严重过敏无效,甚至掩盖病情)
正确做法:
🔹 立即停止食用螃蟹,并记录过敏反应时间。
🔹 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马上拨打120!
🔹 轻度过敏可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但严重反应必须就医!
总结:秋蟹虽美,安全第一!
螃蟹是秋季美食,但并非人人适合。医生再次强调:
🔸 过敏体质者坚决不吃,切勿尝试!
🔸 首次尝试螃蟹的人,先少量吃,观察是否过敏。
🔸 吃蟹时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过敏风险。
”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这个秋天,享受螃蟹的同时,务必注意安全,别让”舌尖上的诱惑”变成”健康危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