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为终端 BG 首席执行官何刚在 2025 年 9 月宣布鸿蒙电脑应用数突破 8000 个时,数码圈意识到一个时代正在落幕。曾被户晨风之流炒作成 “学历分界线” 的苹果与安卓之争,如今被鸿蒙系统彻底改写: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4 年四季度鸿蒙在中国市场份额达 19%,首次超过 iOS 的 17%;截至 2025 年 9 月,鸿蒙 5 终端设备量已突破 1700 万台,“1+8+N” 生态设备数剑指 10 亿台。这场由中国系统主导的变革,不仅让苹果被迫降价跟风,更让安卓阵营迎来新的参照系。

苹果失守!从市占率 21% 到 13%,降价与折叠屏难挽颓势
苹果与安卓的长期拉锯战,终以苹果的明显退守画上阶段性句号。2023 年四季度还以 21% 市占率领跑中国市场的 iPhone,到 2025 年一季度已跌至 13%,2024 年销量更是同比下滑 17%。曾经被果粉奉为 “安全圭臬” 的 iOS 系统,早在 2014 年就被曝存在可窃取隐私的内置后门,如今在电诈高发期,其通话录音受限、陌生电话拦截失灵等问题更显致命,“博客之父” 方兴东曾直言 “公职人员禁用苹果并非极端”。
为挽回颓势,苹果罕见启动 “降价 + 跟风” 双策略:iPhone 16 Pro 系列最高降价 176 美元,创下近年降幅纪录;同时加速折叠屏布局,计划 2026 年推出搭载 UTG 玻璃的机型,试图复制华为折叠屏 48.6% 市占率的成功。但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被动调整难以撼动根本 —— 毕竟当 iPhone 17 还在为续航被安卓旗舰拉开两倍差距而尴尬时,鸿蒙已经实现了全场景生态的突破。
安卓阵营分化!小米硬刚遭诟病,鸿蒙走出差异化之路
安卓阵营的内部变化,更凸显了鸿蒙终结之争的必然性。小米为对标 iPhone 17 直接跳过 16 命名,宣称小米 17 首销刷新纪录,却因 “大字吹牛、小字免责” 的宣传海报陷入争议,律师直指其涉嫌违反广告法。这种急于 “硬刚” 的姿态,反而暴露了安卓阵营依赖参数比拼的同质化困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鸿蒙的差异化突破。自 2019 年落地智慧屏以来,鸿蒙已实现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其分布式软总线技术让手机、车机、手表等设备无缝协同,这是 iOS 至今未完成的成就。更关键的是,鸿蒙 OS NEXT 彻底删除 AOSP 代码,摆脱 “安卓套壳” 质疑,截至 2025 年 9 月,仅浙江一地就有超 400 款消费级应用、150 余款政企应用上架,“浙里办” 集成 3600 项政务服务,深入日常生活场景。
鸿蒙改写规则!从双雄并立到三足鼎立,中国系统掌握话语权
鸿蒙的崛起,本质上是对苹果、谷歌主导的操作系统格局的重构。过去 15 年,封闭的 iOS 与开源的安卓形成二元对立,前者靠生态闭环维持溢价,后者靠开源普及却深陷碎片化泥潭。而鸿蒙以 “分布式生态” 打破这一僵局:既保留了类似 iOS 的流畅与安全,又具备安卓的开放与兼容,更实现跨设备协同的独有优势。
数据见证着话语权的转移:2024 年四季度鸿蒙在中国市场份额首超 iOS,2025 年华为全联接大会宣布启动 “天工计划”,投入 10 亿元扶持 AI 生态创新。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鸿蒙已从手机延伸至 PC 领域,在 Windows 供货受限背景下迅速补位,8000 款应用覆盖办公、设计全场景,完成对苹果全应用场景的追平与超越。申万宏源预测,未来鸿蒙生态设备将达 8 亿至 10 亿台,成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
争议与展望:鸿蒙的 “终局” 还是新起点?
尽管鸿蒙势头迅猛,争议仍未完全消散。部分用户受固有认知影响,仍对其 “非套壳” 属性存疑,生态成熟度与 iOS 的数十年积累相比仍有提升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鸿蒙已成功终结苹果与安卓的二元之争,推动行业进入华为、苹果、谷歌三足鼎立的新时代。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格局带来了切实利好:苹果被迫放下傲慢下放高刷、安卓阵营加速创新、鸿蒙提供全场景新选择。正如业内分析师所言:“鸿蒙的价值不在于‘打败’谁,而在于证明操作系统不止一种可能,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新闻总结
苹果与安卓长达 15 年的争霸史,在 2025 年被鸿蒙系统正式改写。数据显示,鸿蒙在中国市场份额已超越 iOS,终端设备量突破 1700 万台,电脑应用数达 8000 款,“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的生态优势显著。苹果因市占率从 21% 跌至 13% 被迫降价跟风折叠屏,安卓阵营则面临小米宣传争议等同质化困境,而鸿蒙凭借分布式技术与差异化生态,推动行业从双雄并立走向三足鼎立。这场变革不仅终结了无意义的阵营对立,更让中国系统在全球操作系统领域掌握了话语权。未来随着 “天工计划” 推进与生态扩容,鸿蒙或将开启更具想象力的全场景智能时代,而消费者将成为格局重塑的最大受益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