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贝与罗永浩的预制菜骂战还在发酵,“西兰花保质期两年”“冷冻鱼存 18 个月” 的争议尚未平息时,另一个主打 “新鲜现制” 的品牌突然被推上舆论风口。这次不是餐饮巨头,而是号称 “意式手工” 的高端冰淇淋品牌 —— 野人先生。近日,有消费者爆料称,野人先生标榜 “当天现做、拒绝隔夜” 的冰淇淋,实际使用的是保质期长达半年的冷冻奶浆,从后厨取出即可售卖。这一消息,让这个单球售价最高 38 元、门店超千家的 “精英冰淇淋” 品牌,瞬间陷入信任危机。

在冰淇淋市场,野人先生的定位向来 “高冷”。其小程序显示,开心果冰淇淋 130g 卖 38 元、双口味冰淇淋 155g 卖 38 元,这个价格不仅远超被吐槽 “雪糕刺客” 的钟薛高(经典款 13-20 元 / 支),甚至比国际品牌 DQ 还 “奢侈”——DQ 大杯装 370g 左右,售价仅 31-38 元,分量是野人先生的 2 倍多。支撑如此高定价的,是品牌反复强调的 “意式手工现制” 标签:宣称原料当天现用,拒绝隔夜,以 “低脂、新鲜、无添加” 吸引追求精致生活的年轻人,甚至通过 “晚上 9 点买一送一”“分时段售罄” 的策略,强化 “绝不隔夜” 的消费心智。
可如今,这份 “精致” 却被消费者的爆料打破。有网友指出,在野人先生门店从未见过冰淇淋制作机器,店员取餐时直接从后厨拿出冷冻产品;更有媒体调查发现,品牌统一配送的牛奶浆料包,保质期长达半年,且每周才进货一次。面对质疑,野人先生客服仅含糊回应 “冰淇淋机不在前台”,既未否认冷冻奶浆的存在,也未解释 “现制” 的具体定义。这种模糊态度,让网友忍不住吐槽:“难道‘现做’指的是从机器里挤出来的那一下?”
事实上,野人先生能在短短两年内从区域小品牌扩张为 “千店巨头”,靠的正是 “意式手工” 的高端定位与奶茶行业的加盟红利。品牌创始人崔渐为曾直言,要 “承接茶饮行业的消费力”,甚至优先招募喜茶、霸王茶姬等头部茶饮品牌的加盟商,还设置了严苛的加盟门槛:单张银行卡验资 100 万元、提供 3 个月流水证明,最后还要经创始人亲自面试,淘汰率高达 50%。高门槛带来的是高回报 —— 据加盟商透露,野人先生毛利率超 60%,与蜜雪冰城相当,多数门店 6-12 个月就能回本,业绩突出者 2-3 个月即可盈利。
依托这套加盟模式,野人先生的扩张速度堪称 “疯狂”。2011-2018 年,品牌仅开出约 50 家直营店;2023 年起,新增门店数超此前三年总和;2024 年再增 160 多家,2025 年前五个月又添 280 多家,最终实现超 1000 家门店的规模,其中加盟店占比超 80%,在全国冰淇淋品牌中排名第三,仅次于 DQ 和波比艾斯。按单店月均营收 20-30 万元计算,其年度营收已达 2-3 亿元,成为冰淇淋赛道的 “黑马”。
但高速扩张的背后,是品控问题的不断暴露。除了冷冻奶浆争议,黑猫投诉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多位消费者反映在野人先生冰淇淋中吃出毛发、虫子、塑料碎屑等异物。有消费者称,曾吃出 “扯不断的异物”,店员却辩解是 “冻过的果皮”,敷衍态度引发众怒。要知道,野人先生的核心竞争力本就是 “新鲜” 与 “健康”,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再加上 “预制奶浆” 的质疑,无疑会击穿消费者的信任底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野人先生的高价策略本就依赖 “意式手工现制” 的价值支撑。一旦 “现制” 标签失效,其 38 元的定价便失去了合理性 —— 毕竟,消费者愿意为 “新鲜” 买单,却不会为 “换个包装的冷冻产品” 支付溢价。当前,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已让消费者对 “现制”“新鲜” 等宣传更加敏感,野人先生此时陷入信任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这个快速崛起的千店品牌而言,此次危机既是挑战也是警示。若不能尽快拿出有力证据自证清白,完善品控体系,修复消费者信任,恐怕会重蹈部分网红品牌 “昙花一现” 的覆辙。毕竟,在消费愈发理性的当下,光靠营销故事和高价定位,终究难以长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