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小蛾眉月26日登场!抬头邂逅’新月吐蛾眉’奇观”​​

“明月几时有?抬头看天际!”9月26日5时26分,2025年度最小蛾眉月将悄然现身夜空。这轮纤细如眉的弯月,不仅会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更蕴含着丰富的天文知识。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若天气晴好,25日和26日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将有机会欣赏到这轮”新月吐蛾眉”的绝美景象,千万别错过这场天空中的”微型演出”。

​(蛾眉月:月相中的”小清新”)​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月相是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在农历的每个月里,月球会依次呈现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等不同形态。蛾眉月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农历上半月和下半月各会出现一次。上半月的蛾眉月出现在新月和上弦月之间,而下半月的蛾眉月则出现在下弦月和新月之间,也被称为”残月”。这两次出现的蛾眉月都呈弯月形,纤细的弧度宛如女子细长的眉毛,只不过朝向相反,就像天空中的”双面美人”。

​(年度最小蛾眉月:远地点的”小精灵”)​

那么,什么是年度最小蛾眉月呢?修立鹏解释,当月球运行至远地点附近且月相为蛾眉月时,形成的蛾眉月视直径较小,便被称为年度最小蛾眉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在运行过程中距离地球时远时近,最远时超过40万公里,最近时则不到36万公里,两者相差约5万公里。当月球运行到远地点附近时,形成的蛾眉月就如同被拉远的”小精灵”,视直径相对较小。在本年度的蛾眉月中,4月1日的蛾眉月是最大的,而9月26日的蛾眉月则是最小的。

​(观测指南:西南方向的”反写C”)​

修立鹏建议,25日和26日的月相变化不大,这两天日落时分,感兴趣的公众可朝向西南方向观测。届时,弯弯的蛾眉月像一个反写的英文字母”C”,悬挂在夜空中。公众只需抬头仰望,就有机会欣赏到这轮独特的弯月。即使天气条件一般,只要能见度尚可,也能看到这轮蛾眉月的身影。

​(灰光现象:月亮的”神秘面纱”)​

人们在观测蛾眉月时,会发现除了明亮的部分外,阴暗的部分同样隐约可见。这其实是”灰光””地照”或”新月抱旧月”现象。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明亮的部分是月亮对太阳光的反射,而阴暗的部分也会被地球反射的太阳光照亮,只不过经过多次反射以后亮度不是很高。如果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灰光部分的月球地貌也会清晰可见,仿佛为月亮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新闻总结)​

9月26日5时26分,2025年度最小蛾眉月将如约而至。这轮纤细的弯月,不仅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视觉盛宴,更是我们了解天文知识的好机会。公众可在25日和26日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朝向西南方向观测这轮”新月吐蛾眉”。同时,灰光现象也为蛾眉月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让我们抓住这次机会,抬头仰望夜空,与这轮年度最小蛾眉月来一场浪漫的邂逅,感受宇宙的神奇与美妙。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