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餐饮新规落地,旅客用餐安全有保障】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标准修改单,其中首个专门针对铁路餐饮制定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铁路旅客列车餐饮服务卫生规范》(GB 31663 – 2025)备受瞩目。该规范对餐车内现场加工餐食、铁路旅客列车配送的餐食和网络订餐食品的采购、食品安全控制等作出多项规定,为旅客在火车上的用餐安全保驾护航,让坐火车吃饭更安心。

【规范餐车食品加工经营,细节保障安全】
铁路旅客列车餐饮服务主要涉及三类餐食,规范首先对餐车用原料和半成品作出要求,应采购选用经预处理等的蔬菜,半成品外包装需标注食品名称、加工时间等信息。在餐车内现场加工餐食方面,明确规定不应使用亚硝酸盐等禁用食品添加剂,不进行食用农产品原料初加工,禁止加工制作裱花蛋糕、生食类食品等。烹饪前要检查待加工食品,烹饪温度和时间要保证食品安全,需烧熟煮透的餐食中心温度应达70℃以上,加工后的成品要与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餐车内制作的餐食分装应在餐车成品区内完成并加贴标识,标注加工时间,餐车工作人员要穿戴清洁工作衣帽,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要佩戴清洁口罩。
【列车配送餐食要求严格,确保新鲜美味】
对于列车配送的餐食,生产加工需具备自动化包装生产线、温度控制和监测功能的成品冷库等设备,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需经微波等方式加热的包装材料要适用于相应加热方式且不影响食品安全。配送餐食标注要明确,包括餐食名称、生产加工日期等信息,需要加热的餐食要标注加热方法和要求,热藏、冷藏的餐食生产加工日期应标注到时和分。餐食复热前要检查包装完整性和感官性状,复热要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70℃以上,复热后的餐食不应再次加热,在常温下存放不应超过2小时。
【网络订餐有新要求,快捷又安全】
随着铁路服务完善,网络订餐受旅客欢迎,其安全性和送达速度是关注焦点。标准规定网络订餐食品种类要满足铁路餐饮特定要求,要有密闭小包装且包装良好,避免异味等问题,应标注食品名称等信息,必要时标注食用方法,宜实行食安封签管理。时效方面,网络订餐食品应在指定车次列车到站前1小时开始加工,加工完成至配送至旅客列车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铁路旅客列车自收到网络订餐食品后,应在30分钟内送至旅客。
【新闻总结:新规全方位护航,铁路餐饮更规范】
此次铁路旅客列车餐饮服务卫生规范的发布,对三类餐食从采购、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详细且严格的规定。从餐车食品加工经营的细节把控,到列车配送餐食的严格要求,再到网络订餐的安全与时效保障,全方位确保了旅客在火车上用餐的安全和品质。同时,明确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关系,使铁路餐饮服务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更加规范和统一。这一新规的实施,将有效提升铁路餐饮服务质量,让旅客在旅途中能够更加放心地享受美食,为铁路客运服务增添了一份可靠的保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