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 25 元的炸串,扣除补贴分摊和平台佣金,到手只剩 6 块钱!” 江苏餐饮店主阿文的吐槽,道出了 300 亿外卖补贴大战的残酷真相。9 月 24 日,市场监管总局《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公示,明确禁止平台转嫁促销成本、要求完善骑手报酬机制,为这场持续三月的烧钱大战按下暂停键。当硝烟散去,京东、美团、淘宝三家巨头合计亏掉超 300 亿,商家沦为 “赔本赚吆喝” 的炮灰,这场搅动行业的资本狂欢,终以 “全输” 结局收场。

烧钱成绩单:订单暴涨与利润雪崩的悖论
2025 年盛夏的外卖战场,堪称 “史上最惨烈”。据财报推算,京东豪掷 151 亿、阿里投入 100 亿、美团跟进 77 亿,三个月烧光 328 亿资金。表面看,数据一派繁荣:美团 7 月订单峰值达 1.5 亿单,淘宝闪购日单量突破 1.2 亿,京东秒送 618 期间日单超 2500 万,即时零售日均单量从 1 亿飙升至近 3 亿。
但繁荣背后是利润悬崖式下跌:美团净利润同比暴跌 89%,京东净利下滑 50.8%,阿里也出现 18% 的同比降幅。市场格局更显尴尬:美团市占率从超 70% 微降至 65%,京东不升反降从 13% 跌至 7%,阿里虽升至 28%,却远未达到颠覆格局的程度。“看似三足鼎立,实则谁都没赢。” 行业分析师张磊直言。
资本阳谋:为 3.8 万亿即时零售 “赔本引流”
这场大战绝非简单的外卖抢食,而是巨头对 3.8 万亿即时零售市场的战略豪赌。申万宏源预测,2029 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达 3.8 万亿元,生鲜、3C 等品类增长空间巨大。
战争导火索由美团点燃:其闪购业务 2024 年 3C 订单接近京东 40%,iPhone 17 首发日订单暴涨 300 倍,直接威胁京东核心阵地。京东随即以 “替天行道” 姿态入局,喊出 “佣金低于 5%、骑手缴五险一金” 的口号;阿里则携 500 亿预算参战,淘宝闪购与饿了么深度捆绑,借 88VIP 体系引流。
“点咖啡贴钱是为了赚电饭煲的钱。” 业内戳破核心逻辑:巨头以高频外卖为入口,试图将 “1 分钱奶茶” 培养的用户习惯,转化为生鲜、家电等高价品类的消费,最终实现 “高频带低频” 的盈利闭环。这种打法复制了当年打车大战的路径,却因市场已趋成熟,沦为纯粹的流量争夺。
全产业链之痛:商家炮灰与骑手困局
烧钱狂欢的代价,最终转嫁给了产业链上下游。济南奶茶店主张先生的经历极具代表性:外卖单量翻番后,净利润反而持平,高峰日 400 单逼得他临时雇人,人力成本飙升。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小商户收入因补贴战减少超 15%,部分旺铺陷入 “堂食没人、外卖亏本” 的绝境。
骑手群体同样承压。尽管京东承诺缴五险一金,美团取消超时罚款,但行业普遍存在的 “1:5 运维比” 意味着 1 名安全员要监管 5 台配送设备,高强度劳动下的权益保障仍存短板。中国信通院副所长李强治指出,平台收费规则复杂,商家 “算不清成本”,骑手 “拼不过算法”,已成行业沉疴。
后烧钱时代:从价格战到生态战的转向
监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外卖行业进入 “规则时刻”。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平台公示佣金构成、禁止强制促销,直击 “裹挟式竞争” 痛点。面对新规,巨头们已开始调整姿态:
美团巩固履约优势,推出阶梯式佣金,依托 1400 万商家资源和闪电仓模式死守存量;京东押注下沉市场,其物流覆盖能力已实现 6 公里外订单独家配送,还上线 “七鲜小厨” 打造自营餐饮差异化;淘宝则凭借 6000 亿现金储备,计划以规模换效率,通过淘系生态协同实现流量变现。
“竞争正从向下卷的价格战,转向向上卷的价值战。” 申万宏源分析师赵令伊认为,未来比拼的将是美团的履约效率、京东的物流深度和淘宝的生态协同。
新闻总结
2025 年外卖行业爆发 300 亿补贴大战,京东、美团、淘宝三家投入超 328 亿资金,虽推动即时零售日均单量接近 3 亿单,但并未改写市场格局 —— 美团市占 65% 仍居首位,阿里升至 28%,京东跌至 7%。代价却极为沉重:美团净利暴跌 89%,中小商家收入减少超 15%,25 元订单商家到手仅 6 元成为普遍现象。
这场大战本质是巨头为争夺 3.8 万亿即时零售市场的引流之战,却将商家、骑手拖入困境。9 月 24 日监管新规出台,禁止转嫁促销成本、要求保障骑手权益,为无序竞争降温。
行业已进入转型期,烧钱模式难以为继,美团的履约网络、京东的下沉物流、淘宝的生态协同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但这场资本闹剧证明,脱离价值创造的补贴终将反噬行业,唯有回归效率与公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