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咽炎高发,抗生素别乱吃!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秋风起,咽炎扰,抗生素使用误区需警惕】

当秋天的脚步悄然来临,门诊里咽喉不适的患者便络绎不绝。有人被嗓子疼折磨得说话都困难,有人总觉得喉咙里像卡了东西,咳不出又咽不下,还有人夜里被干痒弄得无法入睡。很多人一出现这些症状,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要吃点抗生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秋季咽炎的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诸多误区,亟待我们认清。

【秋燥+病毒,秋咽炎为何高发?】

秋天,空气变得又凉又干,昼夜温差加大,这样的环境让呼吸道黏膜格外容易受到刺激。低湿度和低温的环境,更是成为了病毒存活和传播的“温床”。开学后,孩子们聚在一起,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病毒在这些人群密集的场所更容易扩散开来。与此同时,秋季花粉高峰来临,不少过敏体质的人会出现咽部瘙痒、清嗓子频繁的症状,这些症状与咽炎极为相似。此外,空气污染也是导致咽炎高发的隐形推手。研究发现,PM2.5水平上升会使慢性咽炎的门诊量增加,秋冬的雾霾天更是让咽喉雪上加霜。

【抗生素治咽炎?大部分情况并非如此】

很多人认为抗生素是治疗咽炎的“万能药”,但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抗生素对咽炎并没有效果。急性咽炎绝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真正由细菌引起的比例并不高,儿童大约为20%–30%,成年人则更低,只有5%–15%。然而,在实际门诊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一度接近41%,明显超过了推荐范围。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效果有限,还可能带来耐药性和药物副作用。那么,什么时候才需要考虑使用抗生素呢?其实有一些线索,比如出现高热、咽痛剧烈、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压痛,同时没有咳嗽等症状时,才需要考虑细菌感染,再通过咽拭子快检或培养来确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这些症状要警惕,别让咽炎变严重】

虽然大部分秋季咽炎无需使用抗生素,但当出现一些特定症状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如果症状持续3–5天仍未缓解,或者出现吞咽困难、张口受限、单侧剧痛,要警惕扁桃体周围脓肿;如果咽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也需要格外关注;而处于妊娠期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要谨慎对待咽炎症状。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新闻总结:科学判断病因,合理用药护嗓】

秋天是咽炎的高发季节,但多数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无需使用抗生素。“嗓子疼=细菌感染=必须吃药”是常见的误区。我们应该科学判断咽炎的病因,根据具体症状和体征,合理使用药物。当出现疑似细菌感染的症状时,要通过专业的检查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当出现需要警惕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嗓子,让我们在秋天远离咽炎的困扰。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