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冰火两重天”:高端与下沉战略的挣扎与挑战​

【海底捞业绩下滑,高端下沉战略能否破局?】

曾经,海底捞凭借其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用餐体验,成为火锅行业的领军者,市值一度超4300亿港元。然而,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交出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营收、净利润、翻台率、客流量均出现下滑,这也是其自疫情后2022年扭亏为盈至今三年里首次增速下降。在此背景下,海底捞一边向高端市场迈进,推出人均消费超600元的臻选店;一边下沉市场,推出20多元的“穷鬼套餐”。这种“既要又要”的高端与下沉战略,能否让海底捞重回巅峰,引发了广泛关注。

【高端困境:臻选店的高价与挑战】

7月底,海底捞全球首个臻选店在北京国贸汉威大厦试营业,瞄准高净值人群,人均消费超600元,还需收取10% – 15%的服务费,与常规门店客单价形成巨大差距。臻选店对标新荣记和米其林餐厅,菜品和服务品质做了大幅提升,主打粤式火锅,有众多特色锅底和海鲜现捞服务。开业初期,预订与上座率很高,包厢预订排到两周后,充值金额较大。但随着开业红利消退,臻选店开始妥协,上线两款低价团购套餐,人均消费拉低到200 – 250元左右。目前,餐位预订不再紧俏,国庆期间餐位富余很多,用户评价也褒贬不一。尽管臻选店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筛选出了高净值人群,但经验难复制,对业绩增长贡献有限,且未来门店数量不会太多,主要布局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下沉突围:“穷鬼套餐”的喜与忧】

业绩承压之下,海底捞打响火锅保卫战,推出下饭火锅菜这一外卖套餐品牌,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达59.6%。如今,下饭火锅菜也开起了线下店,位于北京国瑞购物中心B1层美食街内。该门店主打拌饭、冒菜、麻辣拌三大核心品类,共16款产品,价格在24.72 – 45.9元之间,被称为海底捞“穷鬼套餐”。但门店优势不明显,线上外卖点单价格比线下堂食便宜,堂食订单占比仅3成,单堂食收入可能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此外,拌饭利润空间虽不小,但成本控制后利润也有限。

【全面布局:创新与焦虑并存】

2025年,海底捞创新较为激进,推出了臻选店、下饭火锅菜店、社区店、宠物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亲子主题店以及鲜切工坊等多种类型门店,试图覆盖全年龄段、一日三餐、低中高端各圈层人群。社区店全国首家于9月初在北京昌平区沙河镇玖耀里开业,营业时间长,能满足多种餐饮需求,“十一”假期部分时间段座位已订满。同时,海底捞部分门店变相降价,推出单人、双人工作日套餐,将客单价下拉至60多元,但客流仍越来越少。然而,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净增门店数量为负,品牌共经营1363家餐厅,新开33家,关闭33家,净增门店为 – 5家。整个火锅行业也不景气,呷哺呷哺旗下湊湊一年半关闭90多家门店,行业全国总门店数近一年净增为 – 27126家。

【新闻总结:海底捞的破局之路充满挑战】

海底捞的高端与下沉战略,是在业绩下滑背景下的积极尝试。高端臻选店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净值人群的需求,但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下沉的“穷鬼套餐”虽有价格优势,但线下门店优势不明显,盈利存在困难。全面布局多种类型门店展现了海底捞的创新决心,但也暴露了其增长焦虑。在火锅行业竞争激烈、整体不景气的当下,海底捞“既要又要”的策略充满了挑战,未来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重回巅峰,仍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