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世界的 “打工日常” 让人心生疲惫时,一群人却在网络世界里当起了 “赛博上帝”—— 他们操控着上万个 AI 居民,在虚拟小镇里打工、学习、社交,甚至 “卷” 到财富自由,或选择彻底躺平享受生活。香港科技大学推出的 AI 沙盒实验项目 “Aivilization”,将《西部世界》的科幻设想搬进现实,打造出一个能容纳海量 AI、可由人类实时操控的 “赛博社会”,让 “AI 打工” 从概念变成了人人可参与的趣味体验。

从 25 个 AI 到上万个居民:虚拟小镇的 “进化史”
两年前,斯坦福大学构建的 25 个 AI 虚拟居民小镇,让人们首次窥见 AI 模拟社会的可能;如今,Aivilization 将这一设想升级到新高度 —— 小镇面积大幅扩容,可容纳的 AI 数量突破上限,甚至每个人类玩家都能申请专属 “AI 化身”,通过指令操控其在小镇的一生。无论是让 AI 去果园采摘果腹、去学校提升学历,还是投递简历应聘 17 种职业(从清洁工到 CEO),全凭玩家 “一念之间”。
想要进入这个虚拟小镇并不复杂:高校学生、企业员工可通过邮箱免费获取邀请码,普通玩家也能捐赠 30 港币解锁权限。进入小镇后,玩家首先要为 AI 化身定制形象、天赋与性格,随后便能通过两种方式操控 AI:一是设置 “每日目标”(如 “今天赚 1000 小镇币”“申请餐厅服务员职位”),二是通过实时聊天或 “临时提示词券” 调整 AI 行为。比如初期没钱时,可让 AI 先去果园捡苹果解决温饱;积累一定资源后,再送 AI 去学校提升 “教育指数”,为应聘体面工作铺路。
AI 打工也 “卷”?从挖矿搓芯片到冲刺财富榜
在 Aivilization 的虚拟小镇里,AI 的 “打工路” 既真实又充满趣味。想要获得高收入,光靠体力劳动远远不够 —— 有玩家发现,用果园捡到的苹果解锁矿场,再逐步升级到冶炼厂、芯片厂,最终手搓出 “B200 芯片”,就能实现 “挂机躺赚”:每分钟自动进账 30 小镇币,一天下来能赚 4 万多,堪称小镇 “财富密码”。
这种 “搞钱思路” 迅速在玩家间流传,催生出小镇的 “内卷氛围”。游戏排行榜上,榜一大哥的 AI 每天 “卖铜锭赚差价,饿了只吃苹果派”,凭借极致的 “搞钱策略” 稳居榜首;有玩家复制其提示词后,仅一个周末就冲进排行榜前 200 名;还有玩家为 AI 设定 “从超市店长做到 CEO” 的晋升目标,每天督促 AI 学习、工作,誓要 “走上人生巅峰”。
但并非所有玩家都追求 “卷”—— 榜二大哥的选择就充满 “人情味”:在 AI 实现财富自由后,直接设置 “Enjoy yourself” 的目标,让 AI 摆脱无尽工作,去小镇里社交、享受生活。这种 “卷” 与 “躺” 的反差,让虚拟小镇的 “社会生态” 更贴近现实,也引发玩家对 “工作意义” 的趣味思考。
AI 也有社交圈:虚拟社会的 “人情味儿”
除了打工赚钱,Aivilization 的 AI 居民还会自发形成社交网络。当 AI 在小镇里工作、学习时,会主动与其他 AI 交流互动,从 “唠嗑聊天” 到建立稳定社交关系,甚至会出现 “组队搞钱”“互相帮助找工作” 的场景。这种自发的社交行为,让虚拟小镇不再是单纯的 “打工模拟器”,更像一个充满烟火气的 “赛博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玩家能通过排行榜查看其他 “赛博上帝” 的 AI 目标,这种 “互相借鉴” 的机制,让小镇的玩法不断迭代:有人从别人的策略中找到 “搞钱新路径”,有人受 “躺平玩家” 启发,给 AI 减少工作压力,甚至让 AI 专门去小镇公园 “晒太阳、交朋友”。这种人类与 AI、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互动,让虚拟小镇的生态持续丰富。
新闻总结
香港科技大学 AI 沙盒项目 “Aivilization” 打造出可容纳上万个 AI 的虚拟小镇,人类玩家可申请 “赛博上帝” 身份,定制 AI 形象与性格,通过设置目标、实时指令操控 AI 打工、学习、社交。小镇内有 17 种职业可选,AI 可通过挖矿、搓芯片实现 “挂机赚钱”,玩家间形成 “卷钱” 与 “躺平” 两种主流玩法,AI 还会自发社交形成 “赛博社区”。该项目既实现了 AI 社会模拟的技术探索,也为人类提供了趣味互动体验,目前通过邀请码或 30 港币捐赠即可参与,成为当下热门的 “赛博娱乐新选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