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突袭 “到店团购”:美团、抖音腹背受敌,阿里胜算几何?

在本地生活服务的激烈战场中,又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当人们还在回味外卖补贴大战的硝烟时,淘宝闪购却在 9 月 20 日低调地扔下了一颗 “重磅炸弹”—— 正式上线 “到店团购” 业务。这一举措犹如平地惊雷,瞬间让原本就竞争白热化的市场变得更加波涛汹涌,美团和抖音这两位 “地头蛇”,也不得不警惕起来,重新审视这位 “搅局者” 的来势汹汹。

低调上线,布局已久

此次淘宝闪购的到店团购业务,首批选择了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作为 “试验田”,涵盖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以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与高德地图此前声势浩大地上线 “高德扫街榜” 不同,淘宝闪购的这次动作显得格外低调。然而,这看似低调的背后,实则是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多年深耕与精心布局的结果。

事实上,阿里涉足到店团购业务并非首次。早在 2008 年,阿里巴巴就全资并购了口碑网,试图以此为突破口进军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2018 年,阿里进一步宣布饿了么和口碑正式合并,口碑专注于 “到店” 场景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从找店、领优惠到点单、支付、评价的全流程服务。但遗憾的是,口碑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在 2021 年,口碑甚至从支付宝 App 底部标签页消失,宣告其第一次大规模尝试的失败。

2023 年 3 月,高德与口碑合并,彼时的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所有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将统一整合在高德地图入口中。但多方消息显示,如今不管是高德榜单,还是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团购,都已和口碑 “分道扬镳”。而此次淘宝闪购 “到店团购” 业务的上线,正是阿里在历经波折后,再次向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发起的有力冲击。

集结 “军团”,火力全开

这一次,阿里显然是有备而来,集结了淘宝闪购、高德、支付宝三大 “军团”。在淘宝闪购页面,本次上线的团购主要聚焦于饮品面包、小吃快餐等高频消费品类,并且针对新用户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专属福利,例如尊宝比萨小吃套餐售价仅 9.9 元,绝味鸭脖人气套餐售价 19.9 元。参与合作的品牌既有桂满陇、新旺茶餐厅、青花椒花椒鱼等全国连锁餐饮品牌,也不乏楼下酸奶、冯校长老火锅等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的特色餐饮商户和地方品牌,团购商品的优惠力度相当可观,如原价 170 元的许府牛火锅双人餐,团购价仅 68 元。

在支付宝 “卡包” 界面下的 “神券” 页面,用户也能发现 “到店团购” 的选项。而在高德方面,用户在 “高德扫街榜” 进入部分商家页面后,同样能看到 “团购” 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高德扫街榜于 9 月 10 日上线,投入超 10 亿元补贴支持线下餐饮及服务消费,收录了全国超 300 个城市的 160 万个线下服务商家,涵盖美食、景点、酒店等多种业态,其推出的 “烟火小店榜” 能为商家提供精准曝光。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淘宝闪购的到店团购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流量入口与支持。

前路漫漫,挑战重重

对于淘宝闪购而言,上线 “到店业务” 不仅补全了其在本地生活板块的重要拼图,也为淘宝 App 赋予了更多功能,使其从传统的电商平台向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迈进了一大步。对于整个本地生活赛道而言,阿里系的这一动作无疑给本就焦灼的战局又添了一把火。

知名数字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淘宝闪购的到店团购能够帮助淘宝开辟新的团购模式,团购以量换价的本质,一方面可吸引顾客引流,另一方面能促成淘宝闪购与更多线下店合作。且淘宝闪购近期增长速度较快,流量充沛,有助于到店团购快速铺开。

然而,阿里想要在这片 “红海” 中突出重围,并非易事。美团在到店团购领域深耕多年,早已培养了众多忠实用户,在用户心中形成了稳固的消费习惯与品牌认知,其大众点评更是在到店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抖音则凭借短视频内容生态优势,在本地生活团购业务上发展迅猛,从 2024 年 1 – 8 月 3200 亿元的销售额,到 2025 年初支付 GMV 同比增长 81%,增长速度惊人。

阿里虽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丰富的商家资源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但如何改变用户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路径和选择偏好,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仍是摆在其面前的一道难题。此外,在核心器件层面,如在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优化、更精准的推荐算法等环节还有待加强;在应用场景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挖掘,以构建完整的商业闭环。

新闻总结

9 月 20 日,淘宝闪购低调上线 “到店团购” 业务,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核心商业区域,涉及多类餐饮品类,且在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等多平台上线。阿里此番整合旗下资源,再次发力本地生活到店业务,此前其在该领域多次尝试但发展不顺。此次借助淘宝闪购增长态势、高德扫街榜流量以及支付宝庞大用户基础,试图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市场分得一杯羹。尽管阿里具备一定优势,但面临美团、抖音等强劲对手,仍需克服改变用户习惯、优化技术与拓展应用场景等挑战,其在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未来发展,仍充满变数与挑战。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